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第一是和内力用途有关,塔克拉玛干山脉形成于塔里木盆地之中,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巨大的封闭性山间盆地,周围被天山山脉、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脉等山脉包围。
因为南亚次国内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强烈碰撞挤压,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隆起,强烈的造山运动也形成了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等巨大的褶皱山脉,而塔里木盆地区域刚好是断裂下陷的地区,形成了巨大的盆地地形。
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,但年理论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以上,气候干旱降水稀有,使得塔里木盆地内的外力用途以风力用途为主。在风力用途的不断侵蚀和搬运下,很多的沙粒堆积搬运移动,形成了无数的流动沙丘,最后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。在新疆区域十分容易见到的“雅丹地貌”就是风力强大力量的最好展示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变化
该沙漠是暖温带干旱沙漠,气温最高的时候可达67度以上,昼夜温差达40℃以上,所以真不是一个“人可以存活”的地区。然而,该地区的平均年降水低于100毫米,最低只有四五毫米,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~3400毫米,可以看到,整个沙漠是“滴水难存”的状况,根本不可能有多少水存在,最多就是有“地下河”。
也就是由于如此,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,流动沙丘占80%以上,由于太干燥了。所以,如今大伙看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了,的确是一件罕见的事情。连绵不绝的沙丘上犹如披上了银装,云雾在上空缠绕,沙漠、胡杨、湖泊时隐时现,好似童话世界一般。
春天,当地表沙变暖时,上升气流进步,东北风特别强烈。在此期间,强飓风尘暴常常发生,使大方充满沙尘,可高达海拔3962米。从其他方向来的风也将尘雾扬入空中,几乎终年笼罩着塔克拉玛干沙漠。
白天,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,银沙刺眼,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~80度,旺盛的蒸发,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,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“海市蜃楼”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资源有哪些
1、植物
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极端稀有;几乎整个区域都缺少植物覆盖。在沙丘间的凹地中,地下水离地表低于3~5米,可见稀疏的柽柳、硝石灌丛和芦苇。然而,厚厚的流沙层妨碍了这种植被的扩散。
2、动物
该沙漠的动物也极端稀有。只不过在沙漠边缘区域,在有水草的古时候和现代河谷及三角洲,动物才较为多样。在开阔地带可见成群的羚羊,在河谷灌木丛中有野猪、猞猁、塔里木兔、野马、天鹅、啄木鸟。在食肉动物中有狼、狐狸,还有沙蟒。